我院是一家以心理健康服務為主線,老年內科為基礎,臨床心理科和老年精神科為特色,社會心理服務(中心)及醫教研同步發展的精神病專科醫療機構。習總書記在2016年出席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到:
“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樹立大衛生、大健康的觀念,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,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,規范發展心理治療、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。”
帶著這樣一份社會責任感,我們集團的愿景是成為精神健康的守護者,而我們的使命是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有尊嚴的醫療照顧,敬佑生命,謙卑服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。
因此,在這一醫院文化下,我院黨建也積極圍繞醫院的社會責任使命,助推我院的業務發展:
第一,穩抓醫療質量。制定學科建設計劃,搭建框架、夯實內核,加強醫療質量、保證醫療安全,持續改善醫療服務質量。
第二,保障醫療安全。對于醫療安全現狀有正確的了解,對存在的問題與安全隱患有明確的認識,認真防范和有效消除醫療安全隱患,確保患者安全。
第三,提升醫療服務,高度重視精細化管理體系建設,注重醫院文化建設。
在這三點基礎上,嚴格將具體任務細化分工,制定學科建設計劃,搭建框架、夯實內核。
在院內架構基礎上,從醫療專業的角度,我們也從多方面出發助推黨建事業發展:
我們立足療效,注重服務,提供專業化心理健康服務是我們的特色。自開科以來持續加速發展,不斷打造臨床心理科特色與能力,為余杭區精神衛生作出一定的貢獻。我院的臨?床心理科也于去年榮獲名科建設單位。
日常工作中,大家專業學習和服務熱情高漲,由多位黨員帶頭,堅持每周一次的科室業務學習與案例研討切,堅持每周開展三級查房與科室聯合查房,加強專業化學習,打造學習型團隊。
除了院內科室建設,黨員們也將專業的心理服務帶到了院外,積極開展各類社會服務:在建設健康中國,構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大背景下,積極為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與員工們提供心理健康服務。指導相關單位組織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工作,完善社會心理服務機制,維護社會和諧穩定。目前,我院已與多家單位合作開展有關服務,為我區公職人員、醫護人員、中小學老師等提供相關心理服務。
在其他時間內,黨員帶頭,我們也積極加強實習帶教工作。加強與高校院所以及相關心理咨詢機構合作,建立心理咨詢師及心理學專業碩士實習基地,共同探索醫院和高校院所及機構聯合培養科學型、實踐型專業人才的新模式,構建符合心理咨詢師培養需求的“聯合培養”途徑和機制。目前,我院已與多家單位高校等開展合作,如浙江大學、廈門大學、寧波大學等。
在當前這些工作基礎上,接下來,在黨的領導下,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支部建設,提升醫療品質,拓展社會服務,探索心理健康服務新模式,為健康中國的建設貢獻怡寧人的力量,做一名又紅又專的怡寧人。